懒人
大概因为看起来过于不务正业,经常有人好奇地问我:“你是怎么有精力既XX,又XX的?”
我之前一直以为是自己睡眠少,所以有大把时间。这两天我突然有了新的看法。
懒群主
最近几天有点心塞。
我一直嘚瑟没完的法律人俱乐部群,因为群友无意转发了敏感信息,三个群两个被“禁言”了。本以为关个禁闭意思一下就完了,没想到是无期徒刑。
只有惨兮兮哭泣泣地从头重建。在各位热心群友的帮助下,总算从老群“打捞”出多数人,并且“原址大部重建”。但因为吃了这次亏,不少热心群友纷纷私信,建议我加强对群的管理,制定一些基本规则,比如必须实名,不得发广告,不得一直潜水等等。
我觉得他们说的非常有道理,我也看到别的群规则实施后,多数群友也都理解且配合。
但我还是决定,什么也不做。
原因很简单:封群是个偶然事件,即使有严格规则也很难避免。
所以,是否实名跟群存亡没啥必然联系。
劝退常年潜水者,我也觉得没必要,更无意实施:有的人活跃一点,有的人安静一些——但安静的人不一定没贡献啊。有时候我在群里问个问题,常有从来没发言的朋友给我私信支招。
这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里,有参天醒目的大树,有色彩缤纷的鲜花,但也有平平无奇的小草。如果铲除全部小草、苔藓,只留下整齐划一的大树、鲜花,就更美更健康吗?
禁止广告也没必要提:这么久以来,几乎没有群友发跟法律不沾边的广告,大家已经有了基本共识。如果是跟法律沾边的信息发布,比如招聘、求职、讲座或者活动信息,这是被鼓励的——群的价值之一不就是交换信息吗?
有些特别礼貌的群友,在群里发布上述消息时,会提前来征求我意见。我经常都是:这有什么好问的嘛,尽管发啊。
碰上有些群友自己不愿意发,或者不好意思开口求助,需要我帮忙在群里吆喝的,我也很乐意帮忙~no big deal.
我们群经常被称赞氛围好,之前没好好想过原因。现在想来,本群活跃的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没有强规则:只要不冒犯他人,不故意发布不合适信息,你可以自由地选择发言或者不发言,自由地提问,自由地发布消息,自由地互加好友,自由地线下约见……
所以当有朋友问群“管理”是不是很费心时,我总是两眼迷糊地一抬头:并没有啊,一个群哪有什么需要“管理”的呢?
一个群就是一个生态系统,一个自生长的组织,只要环境良好,没有外来病虫害,哪需要什么人为干预?我要做的就是开一片地,洒下几粒种,然后花草树木就在阳光雨露下自然地生长,自然茂盛了。
懒妈妈
早上运动完、洗完澡,躺床上吹着空调看书。到了七点钟,小家伙推开门揉着眼睛爬到我身边,亲亲我的脸,枕在我软乎乎的肚子上,然后含糊地说:“妈妈,我觉得好幸福、好快乐啊”。
“哦?是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幸福快乐?” 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书。
“Hmm,出去玩让我快乐,住酒店让我快乐,吃甜甜的水果让我快乐,吃冰淇淋让我快乐,穿花裙子让我快乐,采果实让我快乐,读书让我快乐,听故事让我快乐,和姐姐一起玩让我快乐,看舅舅结婚让我快乐……”
“还有吗?”
“还有妈妈也让我快乐啊”
啊啊啊啊啊,还有别这更动听的情话吗?
“你也是我幸福快乐的源泉,宝贝。”
两个人很自然腻歪地鼻尖碰起来,然后肉脸挤肉脸,咯咯傻笑。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开启美好的一天?
我经常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孩子,因为我除了生下她、喂她13个月,好像并没给她什么。从出生就请了阿姨照顾她,无论是吃喝拉撒还是接送上下学,我什么也没操心,付出极少。
反倒是她爸爸:
“地板凉,别光脚”
“不要在墙上乱画”
“这个水果还没洗,不能吃”
“不要用脚踩到车座位”
…………
但每每此刻,我都觉得没必要:“哪那么多规矩啊,又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,你让她想干啥干啥呗。”
是的,这么大的孩子做点啥不是正常的呢?干嘛要多加干涉呢?
我妈和小白一样风格。她的理论是,规矩是从小定的,没规矩不成人。
可是你看,我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啊——她有爱心,她会表达,她讲道理,她爱学习,她爱思考,她也有安全意识。所有原本应该我“教”她但没有“教”的部分,应该“管”但没有“管”的部分,她一样不缺啊。
更重要的是,她说她很快乐。
懒员工
我们“堂堂”跨国公司,法务部只有三个人,还经常缺一个。人手如此不足,法务该做的事一样不能少,客户要求的期限一次不能误。
刚开始觉得压力大,常常因为工作做不完而焦虑。这一两年慢慢习惯了,不管什么样的情况,也都能不太狼狈地manage.
How?
跟我“管理”群和养孩子的心态差不多:最小消耗、最小干预原则。
这不是偷懒和不负责任吗?并不是。
法务们可能觉得法务是个非常重要的岗位(我之前也这么觉得)。直到前段时间小伙伴离职,我偏偏那个时候生病,需要请病假。
我知道自己需要休息,但又非常担心,这要是法务部没人值守了,公司怎么办?
忧心忡忡地将我的顾虑跟老板们说了,没想到我的老板和几位大老板们的意见出人意料地一致:身体第一,大不了法务部就shut down一个月。
What? 关停法务部?
但是看着老板们真诚的面孔,好像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,也并没多少担忧。我是既感动又失落:法务部有没有也无所谓嘛。我甚至忍不住想象:没有法务部,公司会不会运转更顺畅?如果是,多少承担点风险是不是也是值得?
也正是因为这个发现,我开始思考,法务的很多工作有没有必要,是不是过度干预。
这场景是不是很常见:
业务和客户谈得七七八八的合同,最后环节给法务审核,法务劈里啪啦一通改,直到改到顺眼、安心,成就感十足地交给业务。业务看到眼前一黑:我这之前不是白谈了吗?
然后,业务、法务费上很多口舌来回沟通,三五天后,法务叹口气:“好吧,如果你坚持,it’s a business decision,我也不说啥了”。
如果每次都是这个结果,那从一开始是不是就可以省点力气,做最小、最必要的改动呢?
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。如果每件事法务开始处理之前,都检讨一下自己的干预是否必要,自己可否最小化在这件事上的投入,到底可以节约hours?
所以如果再有人问我是怎么有精力做这做那,我的确定回答就是:多数事,都可以最小消耗、最小干预,安心地做个“懒人”。
也许你会担心没有自己的干预事情会搞砸,那不妨先从小事开始试试啊。
有一次阿姨周末休息,晚上该我给孩子洗澡了。可是我觉得很累,跟她说:“妈妈今天很累,所以你可不可以自己洗澡?水放好了,衣服在你床上,浴巾挂在洗手间架子上”。
孩子问:“那你会抱我出来吗?” 平时她洗完都是阿姨裹好浴巾抱她出来。
“你已经很大了,妈妈抱不动你。你可以自己走出来吗?地面有点滑,你穿上拖鞋,小心点”。
她点点头,自己就脱衣服去泡澡了。我就躺在床上休息。
说实话,躺着的时候我还不是很确定让她自己洗澡是否妥当:她多半洗不干净,她摔跤怎么办,她一定不会擦水、穿衣服……后来一想:洗不干净就洗不干净呗,摔跤了下次就小心了,衣服穿反了就再换呗,so what?
然而出人意料的是,她全程没有呼叫我帮忙。不仅如此,大约十几分钟后,她自己完成了全部流程——甚至衣服都穿得整整齐齐,然后走进来问我:“妈妈我洗好了,你好点了吗?”
这个小小的尝试教会我一点:要相信。Have some faith in people.
相信你对面的这个小人可以自己完成很多事,相信群友们善意且自治,相信你的同事有常识有责任心。
更要相信,没有自己的干预,事情也不会多糟糕。
不管啥样发心的文章都有人“杠”,那就求生欲很强地狗尾续貂一下:
最小消耗、最小干预不代表不消耗,不干预。
比如群里有人发表歧视言论、要求别人发红包,我一定认真地警告。
比如孩子偶尔无理取闹,或者说出可能冒犯别人的话,我一定会立刻制止,并跟她讲道理。
比如说如果有同事刻意规避法务审核,那一定要认真追问。
所以“最小消耗、最小干预”的时候还要记得观察,适时、适度地做点园丁工作还是很必要的。
你可能还想看: